正月15夜灯的诗词(正月十五夜观灯的诗句是什么)

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15

1.正月十五夜观灯的诗句是什么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朝姜白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唐寅《元宵》中也因“不展芳尊开口笑”,发出“如何消得此良辰”的叹息,无名氏则轻叹“怕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link?url=-8cvxm1akm2ct7m_d8_mcowj9tmzk6v4ueua_mptlnlk

2.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2、《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正月十五日夜月

3、《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4、《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5、《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

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

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

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正月,诗词

3.正月十五夜观灯的诗句是什么

《十五夜观灯》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全诗: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鉴赏: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

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4.《正月十五夜灯》的赏析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故事原文: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5.描写元宵节烟火的诗句有哪些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____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7、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8、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12、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13、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____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14、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15、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16、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____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1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____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1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1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20、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21、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____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2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____符曾《上元竹枝词》23、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24、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____晁端礼《水龙吟·咏月》25、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____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2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____李商隐《观灯乐行》2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28、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2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____姜白石《诗曰》30、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____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6.正月十五夜古诗拼音版

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朝代:唐朝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huǒ shù yín huā hé ,xīng qiáo tiě suǒ kāi 。

àn chén suí mǎ qù ,míng yuè zhú rén lái 。

yóu jì jiē nóng lǐ ,háng gē jìn luò méi 。

jīn wú bú jìn yè ,yù lòu mò xiàng cuī 。

踏莎行·元夕

[宋]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水龙吟·咏月

[宋]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

7.古诗正月十五夜灯诗句

千门开锁万灯复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译文:

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2、注释

千门制: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2113户。

内人:宫中歌舞艺伎,入宜春院,称“内人”。

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5261

4、本诗描写 家家4102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3、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1653《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8.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元好问 (宋) - 《京都元夕》•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 丘逢甲 (近代) - 《元夕无月·其二》•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辛弃疾 (宋) - 《青玉案·元夕》•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 (唐) - 《正月十五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 (唐) - 《上元夜》•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清代 - 《上元竹枝词》•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 (唐) - 《十五夜观灯》•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 李梦阳 (明) - 《汴京元夕》•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 (唐) - 《正月十五夜灯》•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欧阳修 (宋) - 《生查子·元夕》。

正月15夜灯的诗词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