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除夕元宵有关的古诗词(除夕和元宵节的古诗(5首))

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19

1.除夕和元宵节的古诗(5首)

有关除夕的古诗如下:1、《癸巳除夕偶成》清代: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2、《一枝春·竹爆惊春》宋代: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

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

奈刚要、送年新句。应自有、歌字清圆,未夸上林莺语。

从他岁穷日暮。纵闲愁、怎减刘郎风度。

屠苏办了,迤逦柳欺梅妒。宫壶未晓,早骄马、绣车盈路。

还又把、月夜花朝,自今细数。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如下:1、《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2、《蝶恋花·密州上元》宋代: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2.请分别收集最少三首与春节,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并用其中一首写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宵节: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 此诗是苏味道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咏元宵节最好的作品之一,它对后代诗歌创作有较大影响,大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

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长安元年(701)。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这天夜里,各地都举办社火,十分热闹,而皇上住地京城更是如此。唐刘肃《大唐新语·文章类》:“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文士皆贼诗一章,以纪其事。作者数百人,惟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二人为绝唱。”

第一句写灯,把灯比作“火树”和“银花”,就有了灯的富丽和多彩,表现出灯的全部辉煌。第二句写观灯的环境,既有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政治环境,即元宵佳节特许放宽禁区后市民可以信步漫游所带来的喜悦氛围。

第三四句总写观灯盛况,抒发骑马逐月的欢乐情怀。第五六句细写游人盛景,歌舞妓们艳丽华美,杂于各色人之间,踏着“梅花落”曲子,唱着愉快的歌,把观灯之乐推向高潮。

最后两句用“金吾不禁”和“玉漏莫催”来表达人们让欢乐继续下去的心愿,有力地烘托出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初唐繁荣,让人感到兴犹未尽,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此诗对仗工稳,前后照应,结构紧密,可称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

作品以其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昭示着后世诗人,促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火树银花”一词亦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

古诗词,除夕

3.关于除夕,元宵节的诗句

关于除夕,元宵节的诗句如下:

一、《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译文: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二、《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三、《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译文: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4.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 带赏析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这首诗再现了宋时吴中地区除夕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将千年前的除夕之夜描绘出来。诗的头两句“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既写出了民间守岁的习俗,同时也把人们迎接新年时的心理状态刻画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写一个人想念一个她所喜欢的人,可又相隔万里,不可以相见,就从晚上愁到天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之间就已经过了一年.这表明了女子的相思之情及哀怨之情.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宋代以后,元宵节的热闹繁华更是盛况空前,人们不但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而且尽情歌舞游戏。更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较为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5.描写清明、重阳、元宵、除夕、端午节的诗句

一、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二、描写重阳节的诗句:《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四、描写除夕的诗句:《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五、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有哪些

1、寿春节进唐代:贯休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

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

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2、古蟾宫·元宵明代:王磐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3、元宵明代: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4、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宋代:苏轼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5、浣溪沙(丁亥饯元宵)宋代:刘镇帘幕收灯断续红。

歌台人散彩云空。夜寒归路噤鱼龙。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丁宁莺燕莫匆匆。

7.3首与元宵节,春节有关的关于古诗词,就其中一条做赏析(字少点)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夜》

唐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辛弃疾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俨然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其意境用在当今更是唯美。其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之句也很唯美,把满天的烟花比作漫天的流星。还有什么样的诗句能如这样的句子贴切的形容了春节或元宵节的景象呢,且古今通用啊!

敬请及时筛选采纳众人答案,不用我的也没关系,但过期不采纳会让大家寒心。我之所以很久很久不回答问题也就是应为很多人只提问而不采纳任何人的答案让大家白忙有何意义,浪费大家时间,还不如不回答,是吧?

8.关于除夕,元宵节的诗句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朱淑真《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9.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古词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与除夕元宵有关的古诗词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