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纸鸢的古诗词有哪些?
1、《纸鸢》(宋)寇准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2、《观村童戏溪上》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3、《纸鸢》(宋)王令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4、《风筝》(元)谢宗可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5、《纸鸢》(元)谢宗可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2.求天籁纸鸢所有作品中出现过的所有诗~~~
《南华梦》
风吹雨打 桃花一簇 有心遁世 无地栖处
红尘如梦
江如梦
一树梨花如雪月明中
一切本来空
三生蝶化 初醒 南华一梦
《月老的红线》
连理木生连理枝,枝上花开断情丝。
鸳鸯偶归鸳鸯梦,梦中赤人把觞奉。
玉蝶梅凋鹣鲽飞,飞燕落泪双凫悲。
别鹤孤鸾长相思,思鸟岂能斩情痴?
红豆花开又花萎,并蒂赤莲生葳蕤。
日复一日年复年,月缺花飞颦愁眉。
霜凋夏绿情未移,鱼水和合自叹息。
琴瑟齐鸣醉沉迷,携手白头长相依。
《神玉》
花落花开,多少风流年少。
隔花初见,惆叹流景已老。
《天籁纸鸢》
千度回首,春深沉醉。
落花有意,流水薄情。
固知难以永久,不若珍惜片时。
风际纸鸢那解久,闲听天籁静看云。
《花容天下》
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疏影横斜,清风皓月。岂料玉摇床。夜深丝竹,春意凰鸣,更引无限情。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水落红莲,唯闻玉磐,但此情依旧。
不识君谁怜天下,为谁妍月貌花容。
连理木生连理枝,枝上花开断情丝。
鸳鸯偶归鸳鸯梦,梦中赤人把觞奉。
玉蝶梅凋鹣鲽飞,飞燕落泪双凫悲。
别鹤孤鸾长相思,思鸟岂能斩情痴?
《十里红莲艳酒》
江流曲折,年华冉冉,凌乱摇疏翠。露荷珠缀,岁莫悠悠,但见鸳鸯睡。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豆雨声中夹。渔舟水影,驿路铃声,彩角吹月坠。
长空星点,春风月白,快马上青云。天入吟笺,霜落千门,世情贫去知。
凤凰竹林,飞燕轻柳。
十里红莲,一樽艳酒。
《琼觞》
潇水延漫无沓浪,湘江荡漾永流长。
霏雪飘零未自伤,绛梅落处皆断肠。
孽火相逢,泪雨泣千行。朱砂难忘。相识梦一场。
潇湘雪幕,倾采倾愁肠。春至楼空。曾忆荐琼觞。
3.关于风筝的古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 骆绮兰《春闺>>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
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
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
“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
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
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
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
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
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
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筝十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暗。
4.与纸鸢有关的诗句
1.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高骈《风筝》
2.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徐谓《风鸢图诗》
3.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4.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骆绮兰《春闺》
5.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陈长生《春是信笔》
5.放纸鸢的诗句有哪些?
1、《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2、《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题纸鸢止宋齐丘哭子》
唐代:李家明
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
一个孩儿拼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
4、《观村童戏溪上》
宋代:陆游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5、《访曲江胡处士》
唐代:刘得仁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6、《寒食日早出城东》
唐代:罗隐
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6.求天籁纸鸢在文中的诗词
诗词短篇 作者:天籁纸鸢 骑箕翼 《凤凰舞转菡萏红》卷首题词 殆尽相思涅盘火,繁花朵朵,缠绵羁锁; 芙蕖吐蕊露青荧,目似无情胜长情。
贻误前缘绕梁恋,苦泪泫泫,何曾相见。 纵观今生化人宫,唯图南郁郁葱葱。
垂天翼 《凤凰舞转菡萏红》楔子题词 自古英雄多垂天,争为成人,命埋荒。 未觑闺中朱颜泪,历经一世,两鬓霜。
人老天难老。 往来世事难两全,月残人缺,孰相约? 赍志而没终不悔,红颜暗老,泪纵横。
残生独消魂。 思鸟翼 《凤凰舞转菡萏红》第九章题词 连理木生连理枝, 枝上花开断情丝。
鸳鸯偶归鸳鸯梦, 梦中赤人把觞奉。 玉蝶梅凋鹣鲽飞, 飞雁落泪双凫悲。
别鹤孤鸾长相思, 思鸟岂能斩情痴? 注:花遗剑悼念亡妻的情诗。 龙凤章 《月老的红线,丘比特的箭》(月老篇)结局题词 红豆花开又花萎,并蒂赤莲生葳蕤。
日复一日年复年,月缺花飞颦愁眉。 霜凋夏绿情未移,鱼水和合自叹息。
琴瑟齐鸣醉沉迷,携手白头长相依。 注:指定情信物. 归零陵 《琼觞i》第十二章题词。
潇水延漫无沓浪,湘江荡漾永流长。 霏雪飘零未自伤,绛梅落处皆断肠。
(温采回到零陵时的题诗。 注:零陵在今湖南宁远东南。
永州市。相传舜帝葬于此。
其实写这首诗的时候头很昏。) 琼觞 《琼觞ii》结尾题词。
孽火相逢,泪雨泣千行。朱砂难忘。
相识梦一场。 潇湘雪幕,倾采倾愁肠。
春至楼空。曾忆荐琼觞。
注: 潇湘:指代零陵。弄玉和温采曾住过的地方。
琼觞:玉杯。 朱砂:指代弄玉的泪痣。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原本不准备拿出来的,但是竟然有人看完了还问我琼觞是什么……我…… 空花仙乡 《照影惜纷飞》广播剧主题曲题词。 共饮一樽梦中酒 欢颜堪胜别离愁 花前一刻梦中事 孤雁斜去又回头 萍水骤面烟雨楼 正逢三月红梅瘦 伊行一笑来生缘 朱颜难催千春秋 枝下桃花面 枝上月中颜 醉中逍遥游 错认君在雾桥头 桃李方穿衣 秋华又宽衣 九十春光再上兰舟 照影何处留 笙歌云梦后 罗扇琼楼风华依旧 年来年去花开花落 桥断人已走 ※※※ 桓宇之: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桥么?那可是一座出名的情人桥,很多情侣都是在那里认识的。
白琼隐:你这是什么意思? 桓宇之:白公子会错了意,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白琼隐:哦,我当桓王爷有不同寻常的癖好呢。
桓宇之:况且那时候,你那么狼狈…… 白琼隐:你! 桓宇之:也很可爱。 白琼隐:你这人怎么……啊? 桓宇之:这一壶普洱是才从云南运来的,白公子可想尝尝? ※※※ 枝下桃花面 枝上月中颜 醉中逍遥游 错认君在雾桥头 桃李方穿衣 秋华又宽衣 九十春光再上兰舟 照影何处留 共饮一樽梦中酒 欢颜堪胜别离愁 花前一刻梦中事 孤雁斜去又回头 萍水骤面烟雨楼 正逢三月红梅瘦 伊行一笑来生缘 朱颜难催千春秋 ※《照影惜纷飞》广播剧主题曲题词。
红璎珞 卿卿相敬礼,燕燕效于翔。 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香。
趋陪至达旦,揭帷见朝阳。 怜君昔种种,为君恙惶惶。
感己时变迁,生滋甚难防。 多则未及此,少亦非兄长。
相逢君尝情,甘为之倾囊。 过咎既而往,弃诸于陲疆。
百年歌和合,五世卜其昌。 佳偶既天成,龙凤自吉祥。
世事迫星散,但求系红裳。 偕老齐今世,相惜莫相忘。
*** 曾写给一位朋友的诗,如今阴阳两隔,祝他在另一个世界中幸福快乐。 毒魅 原本配给被《十里红莲艳酒》吞掉的坑。
一顾倾城,再顾倾国。 薄雾行川,清樽浅酌。
望尘挥鞭,盛世心空。 天异疏花,昔时娇纵。
夜莺唱晚,帝城归梦。 枫叶满阶,临坐江头。
三湘水急,五湖浪涌。 毒花至香,烈酒至浓。
魅影朱户,烟霞万重。 惊红香冷,水月箫弄。
弄云破春,春去空透。
7.与风筝有关的诗词
古人咏风筝诗赏析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
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
上引五言绝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
诗人意在借物写 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
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 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
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
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
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
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
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
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
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
“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
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
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
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 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 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 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 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 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 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 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 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 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 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 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 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 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 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 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 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 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谢宗可,生卒经历不详。
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咏物诗》两卷。《风筝。
8.和纸鸢有关的诗句
陆游 春日杂兴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 骆绮兰《春闺>>。
9.关于“纸鸢”的诗句
陆游 春日杂兴 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
--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 骆绮兰《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