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明清的诗词(关于明清的诗词)

时间:2025/02/05 浏览次数:15

1.关于明清的诗词

清·汪中《别母》

细雨春灯夜欲分,白头闲坐话艰辛。

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作者:(明)文天祥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村饮 黎简 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塘边。 谷丝久倍灵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 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 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 过湖北山家 施闰章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 钱谦益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 ,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踏莎行·初春——[清]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形容横店明清宫苑的诗词,明清最好的十首诗词,元明清最好的十首诗词

2.有关明朝的诗句

明〕 程相

游少林寺

杖屦徒登礼少林,乱山佳气郁森阴.

松杉色露真如相,禽鸟声传梵国音.

可笑九年间面壁,却怜二祖与安心.

西来一曲调终古,白雪阳春和到今.

〔明〕 朱衡

宿少林寺

初祖开此地,香台空碧岑.

双泉湫德水,五叶散珠林.

钟定禅关夕,山寒宝塔阴.

空堂一片月,曾印折芦心.

〔明〕 黄晖

题钵盂峰二祖

涧响藤枝百折秋,万峰苍翠钵盂收.

轘辕鸟迹空山下,河洛龙光天下流.

石怒乱随狮子掷,塔灵高许雁王投.

眼看浩劫长如此,谁道真僧有去留.

〔明〕 李梦阳

少林寺

林深谷暝客子入,钟鸣叶落秋山空.

烟云细袅石涧底,峦岫乱积松窗中.

唐碑汉碣藓字剥,虎啼猿啸罗灯红.

独坐悠悠息尘想,少室影下月出东.

〔明〕 李梦阳

宿少林寺次韵

万山微暝一钟鸣,古寺深秋倦客情.

僧本折芦番面壁,人非骑鹤故吹笙.

寒催乱木风交响,白动虚岩月自生.

惭愧劳劳不成寐,丁丁卧听早樵声.

〔明〕 李昌祺

游少林寺

少林聂岧峣,有路达葱岭.

半生怀胜概,老乃践其境.

缁流远见迓,偏袒仍露顶.

升高纵遐观,颇觉痴缘屏.

蒲风翻卷帙,艾色侵衣领.

掇蔬僧具供,饮骑童汲井.

自拈清浮香,作礼蓺古鼎.

超超昔神师,顺寂同溟 .

而于片石上,留此不灭影.

竺夏虽异辙,皆贵能猛省.

寒崖许分坐,禅定毕余景.

〔明〕 黄洪宪

游二祖庵遇雨

迢递青山暮,崚嶒石磴斜.

孤云生杖履,细雨湿袈裟.

古井遇双柏,烟岚散五花.

何年辞轩冕,此地学丹砂.

〔明〕 黄洪宪

游达摩面壁洞

蹑屐上层岑,千峰带夕阴.

芙蓉青嶂合,芳草白云深.

洞回迷人径,坛空只梵音.

相看面壁处,聊足洗烦襟.

〔明〕 袁宏道

望嵩少

客程行尽太行山,又见嵩高紫翠间.

料得有人山上笑,红尘如海没朱颜.

〔明〕 周梦旸

登炼魔台眺望

二祖崖既奇,炼魔台益矫.

石磴上盘云,曲径羊肠绕.

扪萝陟其巅,身入星辰表.

四壁势削成,巉崖碍飞鸟.

把杯瞩远天,翻觉神州小.

黄河昆仑来,经过细入沼.

亦有伊洛流,茫茫一线渺.

西华与东岱,仿佛烟村杳.

中多白玉膏,服之轻且袅.

清晨如露溥,饮此世绝少.

明清,诗词,形容

3.帮帮忙~ 我要明清时代的,关于思乡的诗歌或者诗词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梦江南 作者: 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又 作者: 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又 作者: 纳兰性德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4.关于清朝的诗词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 题画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题王蔗村镜影图》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写兰石有寄》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题画兰》 清��黄任 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兰》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冬兰》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珠兰》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画兰》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柬魏默源》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画兰》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题《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题兰花册》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兰溪》清��黄任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荆门杂咏》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画兰》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5.元明清时期的诗词

一、花鸟月雨声声叹 人之感情,分喜怒哀乐。

哀,自古就是诗词咏叹中一个恒久的基调,但同是一个“愁”字,不同的人却借不同的事物抒发出来。柳永有“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孤灯冷衾,写出长夜漫漫的凄清寂寞;而欧阳修却有“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青青河边草,道尽滚滚红尘的哀伤叹息。

不同的景物在悲伤的舞台上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演绎着不一样的意蕴。 1.花亦悲 “感时花溅泪”,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

《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

元曲有“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这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物全非,连聊以追思的桃花都不复存在,悲夫?哀夫?深深哀叹,旧爱不返,只能自蓄辛酸。无怪乎《十二月过尧民歌》中唱到: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飞絮杨柳,却留不住郎君;桃花拂面,带来忧雨愁云。独守空闺的愁闷恰恰寄寓于春天的桃红绿柳中,乐景与哀情相交映,更显其哀。

同样地,另一边厢,芙蓉已尽,却依旧不见君归来。“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

夏日亭亭而立的芙蓉俨然成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象征,诠释着兰芳枉待的悲凄。“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岂止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院门深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之心,心在门内,即闷,闷极无聊,才临老伤春。 五彩缤纷的背后,原来都有着不同的泪水与寂寞。

2.鸟同愁 花既婉约,鸟更多情,泣血的杜鹃,缠绵的鸳鸯,纷纷传递着阴郁时候的心语。 “杜鹃啼血猿哀鸣。”

乐天以一杜鹃鸟,写出被贬的悲哀与无奈。刘长卿写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此栖迟”就是指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那般惶恐不安的生活,暗喻了贾谊的侘傺失意,作者迁谪的痛苦也因此展现。

如果说被谪是一种悲哀,那么寄人篱下则更多是无奈。“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鹦鹉学舌于金笼,显然是寄人篱下,其辛酸自不待言。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鹧鸪在古诗词中一直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 燕语莺歌,不尽是欢愉,或许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与叹息。

3.月共哀 《红楼梦》里有一经典的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诗魂冷月,可见月亮在国人,尤其在诗人心目中的比重,月与人事,有着无以开解的情结。

《琵琶行》中几次以月亮显忧愁。“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皎洁的秋月与瑟瑟西风,恰恰透出一种难言的凄凉。愈是明朗的月亮, 愈会勾起无法团圆的哀思。

对月长叹的又岂止乐天居士一人?柳永的两首词——堪称别离词之双璧——《雨霖 铃》和《采莲令》均以月亮为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月影临江,照尽离人泪。惨淡的月色,使心情更为黯然。

夜空的明月宛然是凄清的代表,徒使野客添愁。 星有万千相辉映,月却无伴自飘零。

孤单的月亮往往会引起寂寞人的愁绪。“月沉时一般孤零。”

轻轻一句,就写出那一份孤单与顾影自怜的怨恨。“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月也孤单,人也孤单,几句吟唱,一番对比,女主人公的辛酸便跃然纸上。

真是梓泽余哀,默默诉凭冷月。 4.雨俱怨 纷纷点点的雨水也许很像女子面上的眼泪。

《长恨歌》就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来描述杨玉环的面带泪痕。或许正因为如此,敲窗的细雨,才凝结着无数人怨绪愁肠。

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句。细雨梧桐的凄凉,夹杂着身世飘零的伤感催断人肠。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风”“雨”渲染了愁闷,寒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寂寞的灵魂。

辗转难眠之际,也许愁思一如百年夜雨,无休无止,绵绵不绝。才有《春喜来》“独自寝,夜雨百年心”之句。

“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之愁。”柳永把忧愁写成像云雨一样翻江倒海,足以见怨之深,恨之切。

临风洒泪,点滴细雨共泪水齐飞。风雨夹杂的叹息或许还会继续下去…… 花鸟鱼虫,风雨雪月,自然之景何止千千万万,也许还有更多的东西寄托着人们的声声叹息…… 生命有了不能言说的痛,光靠叹息有岂能尽抒心意?只能重重诉说,让飘零的命运铸就那些刻骨铭心的文字。

二、人生命运重重诉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向来蕴涵着多姿多彩的主题,有的是缠绵悱恻的艳情之作,有的是壮烈激怀的爱国之作,有的是郁郁寡欢的叹世之作,有的是看破世情的感伤之作,还有,还有……我感于文人墨客中的咏叹人生、命运无常的作品,只。

形容明清的诗词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