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鸦片战争的诗词名言(关于鸦片战争的诗歌)

时间:2025/08/22 浏览次数:22

1.关于鸦片战争的诗歌

《关将军挽歌》,是清代文学家朱琦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

全诗:

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

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

粤关守吏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

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

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

峭壁束两峡,下临不测渊。

涛泷阻绝八万里,彼虏深入孤无援。

鹿角相犄断归路,漏网欲脱愁鲸鲲。

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

海波沸涌黯落日,群鬼叫啸气益振。

我军虽众无斗志,荷戈却立不敢前。

赣兵昔时号骁勇,今胡望风同溃奔?

将军徒手犹搏战,自言力竭孤国恩。

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

臣有老母年九十,言下一孙未成立,诏书哀痛为雨泣。

吾闻父子死贼更有陈连升,柄柄大节同崚嶒。

猿鹤幻化那忍论!我为剪纸招忠魂。

翻译:

大白天突然飓风卷地而起,阴云密布,天空昏暗下来。如山的巨大军舰驱动着马达。

英军在船头上擂动着大鼓,碧眼的英国鬼子冲出来杀人。

广东关防守军奔走相告,朝廷连夜派遣关将军守卫海防。

关将军料敌如神更有胆略,将数十艘战船屯驻在要塞虎门。

虎门乃广东的咽喉,地势险要无与伦比。

东西矗立着峭壁峡谷,下面临近不测的深海。

英军与本土远隔波涛万里,他们深入中国海域孤立无援。

我军可依险形成钳形之势把敌军拖住,再切断它的归路。强大如鲸鲲的敌军想从大网中漏掉,也万万不能。

可惜总督琦善畏敌怯懦错失良策,犬羊之辈自古终难驯服。

翻滚的海涛映着昏黯的落日,敌军怪叫气焰益发嚣张。

我军虽然众多但无斗志,扛枪却立不敢向前。

昔日号称骁勇的赣兵,今朝遏敌望风溃退逃奔。

关将军徒手与敌人展开搏斗,自言力气衰竭有负国恩。

可怜将军没能马革裹尸归来,巨炮一震化作烟尘。

关将军上有九旬老母,下有未成年的幼孙。诗人我读罢诏书,哀痛得泪如雨下。

我听说战死阵地的更有陈连升父子,其光明大节如同突兀的高山。

英勇战死的将士已幻化成猿鹤,又怎忍心议论!我要为烈士剪纸赋诗,以慰忠魂。

扩展资料: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一月,英国侵略军猛攻广东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兵力战,而两广总督琦善妥协求和,早已暗中与英人订立《穿鼻草约》,不发援兵。关天培及守台士兵四百余人战死。诗人于次年以满腔悲愤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四句描写英国侵略军来势之猛;“粤关守吏走相告”以下十二句描写虎门地势险要;“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以下十二句描写关将军徒手搏战,以身殉国的原因;

最后七句描写关将军壮烈殉国之状,叹其身后萧条,颂炳炳大节,诉痛悼之心。全诗以描、叙、议相结合,雄浑健挺,跌宕多姿,富于感染力。

关于鸦片战争的名言,关于鸦片战争的诗词,纪念鸦片战争诗词

2.反映鸦片战争的诗作有哪些?

反映鸦片战争史实的诗篇,具有代表性的有贝青乔的《咄咄吟》,整个诗篇由120首绝句组成。

因这是作者投效扬威将军后在军中所见所闻的纪录,这些诗在 揭露清朝军队的腐败与落后、反映士兵的生活与心理方面,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另外,张维屏的《三元里》记叙了广州三元里乡民围困英国侵略军的整个过程;朱琦 的《关将军挽歌》歌颂爱国将领关天培,都广为人知。

同类诗歌还有很多,在此不 再一一介绍。这一类诗作往往有思路简单、叙事浅直的弱点,所涉及的问题不深入,多停留在表面。

但它们不仅反映了那一段特殊历史的面貌和人们悲愤的心情, 也进一步推进了自龚自珍以来以诗歌纵横议论时政的风气。

鸦片战争,名言,诗词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属于爱国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龚自珍《已亥杂诗》。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字定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政治家、文学家。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

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令人肃然起敬。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远利他的大乘精神;而无论盛开的花、落下的花、还是地上的泥土,其实原本就是一体,只不过是随缘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这两句的通俗解释:

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

有关鸦片战争的诗词名言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