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别诗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爱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 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 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 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
2.我找一些古诗送别的古诗和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有哪些大家告诉我好吗
4日已回答了这方面的诗,再找几首加以补充请参考! 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凤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巳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 白露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李白)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思念: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白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李白)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3.关于离愁别恨的诗句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不是这个频,正确的那个我打不出来,应该在加一个草花头)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云,梅子黄时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求一些关于离情别绪的古诗(整首古诗)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
5.找几首写离愁的古诗词,要全文哦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 始共春风容易别古离别二首 孟郊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雨霖铃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丛花令 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青玉案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踏莎行 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