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歌颂老人歌颂敬老院的诗歌
?si=1 ?si=4 江畔老人愁 作者:崔颢 体载: 乐府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年少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渐老 白居易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形质属天地,推迁从不住。 所怪少年心,销磨落何处? 不与老为期 白居易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 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 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
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 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search.asp?tt=老&rr=2&page=1。
2.急求赞美老人的诗歌朗诵
墙角的风铃,
斑斑锈迹。
不尽的过去,
说与过路的雨,
追逐着风的韵律,
苍苍的寒意,
弥散,
在夜的流水里。
风里,
梦里,
细细的鸣语,
这是风的痕迹。
半生岁月,
甲子年纪。
奉献,
留在了过去,
安宁,
留在心底。
一如苍老的藤,
风划过的纹路,
是深处的记忆,
是风的言语。
收获厚重与宁寂,
是沿着岁月指引的足迹。
醇厚的酒酿,
凭岁月所淘洗。
谁没有过去?
那时,
有着强健的身体;
那时,
能整夜的劳作,
或者,
趁着闲暇,
一夜的打牌,喧闹,欢语。
不知不觉里,
奉献了半个世纪的身体,
渐渐不如往昔。
然而,
仍固执的告诉自己,
还仍未老去。
还能切土豆,
粘在刀面儿上,
像头发一样的细,
浸过了水,
脆嫩嫩,
白腻腻。
还能熬夜,
喝二两白酒,
把零钱压在打火机下,
不时的抽点烟,
打着小牌,
从傍晚一直到半夜。
还能带小娃,
不停的晃着身子,
安抚怀里的小孩,
半夜里起来摸摸尿布,
拉扯小被子。
还能再看报纸,
拿出裹在布里的眼镜,
架在鼻梁上,
写写字,
谈谈往昔工厂里的变局。
忽然,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原来岁月终究是有痕迹。
稀稀疏疏的头发里,
白茬儿渐密,
原以为挺直起的胸膛,
慢慢的弯曲。
已然老去。
铮亮的风铃,
黯淡在风尘里。
然而,
它已然鸣奏了,
半个世纪的风语。
淡然,
寂寞,
玩味人生异变,
在老年,
画一个圆满的结句。
西天的太阳,
红透半边空宇。
彩色的云,
牵连着虹,
抹洒在天际。
好一场晚风!
再来催动风铃起语!
(谨以拙作纳)
3.敬老诗歌朗诵
儿时的梦
不明白昨日还在树下懒洋洋享受着阳光的小孩,
如今如何成长得如此高大……
他还记得吗?糖浆色黄昏中父母牵着他,三人的幸福如同他们的身影一般在落日下被无限拉长。
他还记得吗?夏日的风吹动着风铃的清脆声响,是风在与他对话。
他还记得吗?小溪中浅浅的冰凉流水刚漫过他的膝盖……
艳阳高照下那晾晒在竹竿上如旗帜般迎风飘扬的雪色床单,
剥漆篱笆下乌黑泥土中的牵牛花和蜗牛竞赛在无声攀爬。
蝴蝶成双成对地在菜田里舞动斑斓的蝶衣,
知了没完没了地吵闹,午后的空气闷热得有一些让人暴躁……
儿时的梦,好似一张泛黄的默片,在生锈的铁盒里躺了好久好久。
儿时的梦,好似一只彩色的气球,转载着一点点小小的希望在天空自由飘荡。
独自一人在入夜的草地上发呆,凝望着夜空的繁星,幻想着它们拥有着如史诗般的传说,
脑海中勾勒出每一个星座的轮廓,然后再给它们杜撰姓名,便成为了童年的秘密。
将重要的“宝藏”藏起,和最要好的朋友约定,那永远都是我们唯一的宝藏。
朋友总说树上的风景是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为此他没少爬树挨父母的骂,可是,
唯有在树顶,他看到了最美的朝阳和晚霞。
常常和朋友把面包偷偷藏起,喂给了流浪的小猫小狗,然后自大地感觉自己如同救世主般善良。
每当夜深人静时,总是兴奋异常,觉得自己就好像世界之王,月光下的世界,宁静得仿佛只属于他。
即使是上课也偶尔心不在焉,幻想着在如同棉花糖的雪白云朵里打滚的感觉,
幻想着彩虹的另一边便是伊甸天堂,幻想着每一朵花是否就是精灵的家……
儿时的梦,好似一个梦幻的皂泡,在纯洁的灵魂中升华。
儿时的梦,好似一本厚厚的童话,尽管有泪水,但是结尾终究是幸福的完美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