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促字的古诗词(含有得字的古诗)

时间:2025/03/22 浏览次数:37

1.含有得字的古诗

唯得君书胜得药,开缄未读眼先明。

出自:《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出自:《病牛》 年代:宋 作者: 李纲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出自:《九日寄行简》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鱼信还催花信开,花风得得为谁来。 出自:《渔父词/渔父》 年代:宋 作者: 赵构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出自:《陈疾》 年代:唐 作者: 司空图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自:《将进酒》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出自:《登科后》 年代:唐 作者: 孟郊。

2.促人奋进的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古诗词

3.求个有关于“素”字的诗句或好听的词语

1.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2.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3.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

4.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5.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7.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8.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9.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10.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11.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12.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13.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14.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15.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16.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17.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18.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4.带冬字的诗句大全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张九龄:《感遇》) 12.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 树头树底孤山上。(乔吉:《水仙子》) 13.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乔吉:《山坡羊》) 14.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李频 :《渡汉江 》)。

5.含有汀字的诗句

题竹林寺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始闻秋风 刘禹锡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题岳阳楼 白居易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6.关于有下字的古诗

1.《花下醉》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2.《再下第》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3.《华下》唐·司空图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4.《塞下曲》唐·张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远戍辽。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5.《下第夜吟》唐·戴衢

扰扰东西南北情,何人于此悟浮生。

还缘无月春风夜,暂得独闻流水声。

6.《竹下残雪》唐·丘为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7.《题树下禅师》唐·于鹄

久行多不定,树下是禅床。寂寂心无住,年年日自长。

虫蛇同宿涧,草木共经霜。已见南人说,天台有旧房。

8.《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七步诗》魏晋·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饮酒 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基本释义: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详细释义:

〈名〉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动〉

下来 落下;降下

组词:

足下 坐下 乡下 下去 低下 下午 下手 水下 下巴 在下 躺下 下级 趴下 下棋。

7.关于激励学习的28个字的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5、《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8.含有萍字的诗句

《短歌行》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乘雨入行军六弟宅》 作者:杜甫

曙角凌云罢,春城带雨长。水花分堑弱,巢燕得泥忙。令弟雄军佐,凡才污省郎。萍漂忍流涕,衰飒近中堂。

《寄中书李舍人纾》 作者:戴叔伦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晚题东林寺双池》 作者:白居易

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袅枝翻翠羽,溅水跃红鳞。萍泛同游子,莲开当丽人。临流一惆怅,还忆曲江春。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作者:孟郊

谢客吟一声,霜落群听清。文含元气柔,鼓动万物轻。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萍苹一浪草,菰蒲片池荣。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

《泛长城东溪,暝宿崇光寺,寄处士陆羽联句》 作者:皎然

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跼。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有关促字的古诗词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