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述人生遭遇太多的古诗词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 通:阑)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2、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4、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宋代:朱敦儒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译文:“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
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
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5、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代: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译文:是谁独自在西风中感慨悲凉,不忍见萧萧黄叶而闭上轩窗。
独立屋中任夕阳斜照,沉浸在往事回忆中。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
曾经美好快乐的记忆,当时只觉得最寻常不过,而今却物是人非。6、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译文:白酒刚刚酿好时我从山中归来,啄着谷粒的黄鸡在秋天长得正肥。
呼唤童仆为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着牵扯我的布衣。一面高歌,一面痛饮,欲以酣醉表达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闪闪的剑光可与落日争辉。
苦于未在更早的时间游说万乘之君,只能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西去长安,只愿青云直上。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2.境遇与心态为主题的话或古诗或名言
名言,一,顺境,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基本解释:见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己》。
仕宦:做官。将相:封建社会最显贵的官职。
这两句大意是:做官做到显赫的将军和宰相,富贵荣华而衣锦还乡。在封建社会里,金榜题名已是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幸事,至于官至将相,衣锦还乡更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或是向往地主阶级生话的人的最高理想。
项羽就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话;《旧唐书·姜暮传》中,唐高祖也曾对官拜秦州刺史的姜暮说过“衣锦还乡,古人所尚”的话。所以欧阳修在本文中说:“~,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在封建社会人们能达到~的境地,可谓最大的荣耀了。这两句现在可借以讽刺或借以逗趣当了大官而在家乡人面前自炫的人。
二、逆境忍辱含垢,常若畏惧基本解释: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忍辱:忍受耻辱。
含垢(gòu购):承受侮辱。垢,污秽;也作“诟”,作耻辱讲。
这两句大意是:忍受着耻辱,经常好像怀着畏惧。这是东汉曹世叔妻(即班昭)《女诫·卑弱篇》中的话:“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奠名,有恶莫辞,~,是谓卑弱下人也。”
《女诫》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不足为训;~要女人以忍辱负重、卑弱下人为美德,更是须要批判。现在抛弃其原意,可借以形容身处逆境中的人不得已而忍受耻辱,畏首畏尾,动辄得咎,经常处在恐惧的状态之中。
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基本解释:见明·刘永锡《行路难》。白日:太阳。
这两句大意是:浓云弥漫啊,太阳也寒光闪闪,天地之间荆棘丛生,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这两句以景衬情,以景喻理,“云漫漫”象征人生道路的隐约不明,“天荆地棘”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此情此景,令人畏惧,令人心寒。两句比喻精当,感情充沛,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学习,用以抒写旧社会人生的艰难,也很确切。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基本解释: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
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可通;入地,无门可进,这就把无法解脱的困厄处境描绘得生动可感,易记易懂,常被用来表现艰难窘迫的处境,使用率很高。
英雄无用武之地基本解释: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基本解释:见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舍弟:对人自称其弟的谦词。去国:指离开国都长安。
六千里:指从长安到柳州相距之远。投荒:投置于偏僻的“蛮荒”之地。
这两句大意是:只身远谪,离开乡国迢迢数千里,在贬窜蛮荒的十二年中,濒临死境不知已有几多回了。这是作者的弟弟离开柳州赴江陵时,作者写的一首送别诗.当时作者被贬在柳州。
~两句不只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客观写实,也饱含着长期郁结于胸的愤懑之气和凄苦愁怨之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基本解释:见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指今四川、湖南一带,唐时因其地远离京城,被认为是荒僻之地,故称“凄凉地”。
弃,被抛弃,此指被贬。这两句大意是:我被贬放外任二十三年之久,一直置身于凄凉的巴山楚水之间。
可化用以表现长期遭迫害,远离家乡故土。跋前蹇后,动辄荐咎基本解释:见汉·韩愈《进学解》。
跋:踏,踩。蹇(zhì至):同“踬”,跌倒。
《诗经·狼跋》:“狼跋其胡,载蹇其尾。”跋前蹇后,比喻进退两难。
辄(zhé哲):就,总是。咎(jiù旧):罪过,处分。
这两句大意是:做事进退两难,动不动就会招致罪过,受到处分。韩愈善于巧妙化用前代诗文,铸成新的语汇,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语言艺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这两句可用来形容左右为难的处境。
穷猿投林,岂暇择木基本解释:见汉·房玄龄等《晋书·李充传》。这两句大意是:身处困境韵猿猴投奔森林,哪还顾得上选择树木的好坏呢?李充,东晋人,幼好刑名之学,曾著《学箴》。
征北将军褚裒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任。褚裒叫他做县令,试探地问他可否?李充回答说:“~”,于是就任剡县令。
这两句可用来比喻人处逆境,困穷窘迫,无暇选样栖身之所。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基本解释: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这两句大意是:聪明伶俐有才干,志向也很高,但生于这没落的家族、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愈来愈不好。这是《红楼梦》中对探春一生的概括。
探春精明能干对于自己庶出的地位很是不平,总想攀高枝,出人头地,有一番大作为。但处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3.境遇与心态为主题的话或古诗或名言
名言,一,顺境,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基本解释:见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己》。
仕宦:做官。将相:封建社会最显贵的官职。
这两句大意是:做官做到显赫的将军和宰相,富贵荣华而衣锦还乡。在封建社会里,金榜题名已是士大夫们梦寐以求的幸事,至于官至将相,衣锦还乡更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或是向往地主阶级生话的人的最高理想。
项羽就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的话;《旧唐书·姜暮传》中,唐高祖也曾对官拜秦州刺史的姜暮说过“衣锦还乡,古人所尚”的话。所以欧阳修在本文中说:“~,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在封建社会人们能达到~的境地,可谓最大的荣耀了。这两句现在可借以讽刺或借以逗趣当了大官而在家乡人面前自炫的人。
二、逆境忍辱含垢,常若畏惧基本解释: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曹世叔妻传》。忍辱:忍受耻辱。
含垢(gòu购):承受侮辱。垢,污秽;也作“诟”,作耻辱讲。
这两句大意是:忍受着耻辱,经常好像怀着畏惧。这是东汉曹世叔妻(即班昭)《女诫·卑弱篇》中的话:“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奠名,有恶莫辞,~,是谓卑弱下人也。”
《女诫》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不足为训;~要女人以忍辱负重、卑弱下人为美德,更是须要批判。现在抛弃其原意,可借以形容身处逆境中的人不得已而忍受耻辱,畏首畏尾,动辄得咎,经常处在恐惧的状态之中。
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基本解释:见明·刘永锡《行路难》。白日:太阳。
这两句大意是:浓云弥漫啊,太阳也寒光闪闪,天地之间荆棘丛生,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这两句以景衬情,以景喻理,“云漫漫”象征人生道路的隐约不明,“天荆地棘”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此情此景,令人畏惧,令人心寒。两句比喻精当,感情充沛,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学习,用以抒写旧社会人生的艰难,也很确切。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基本解释: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这两句形容处境艰难,没有出路。
它最早见于宋·普济《五灯会元·安吉州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可通;入地,无门可进,这就把无法解脱的困厄处境描绘得生动可感,易记易懂,常被用来表现艰难窘迫的处境,使用率很高。
英雄无用武之地基本解释: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基本解释:见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舍弟:对人自称其弟的谦词。去国:指离开国都长安。
六千里:指从长安到柳州相距之远。投荒:投置于偏僻的“蛮荒”之地。
这两句大意是:只身远谪,离开乡国迢迢数千里,在贬窜蛮荒的十二年中,濒临死境不知已有几多回了。这是作者的弟弟离开柳州赴江陵时,作者写的一首送别诗.当时作者被贬在柳州。
~两句不只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客观写实,也饱含着长期郁结于胸的愤懑之气和凄苦愁怨之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基本解释:见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指今四川、湖南一带,唐时因其地远离京城,被认为是荒僻之地,故称“凄凉地”。
弃,被抛弃,此指被贬。这两句大意是:我被贬放外任二十三年之久,一直置身于凄凉的巴山楚水之间。
可化用以表现长期遭迫害,远离家乡故土。跋前蹇后,动辄荐咎基本解释:见汉·韩愈《进学解》。
跋:踏,踩。蹇(zhì至):同“踬”,跌倒。
《诗经·狼跋》:“狼跋其胡,载蹇其尾。”跋前蹇后,比喻进退两难。
辄(zhé哲):就,总是。咎(jiù旧):罪过,处分。
这两句大意是:做事进退两难,动不动就会招致罪过,受到处分。韩愈善于巧妙化用前代诗文,铸成新的语汇,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语言艺术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这两句可用来形容左右为难的处境。
穷猿投林,岂暇择木基本解释:见汉·房玄龄等《晋书·李充传》。这两句大意是:身处困境韵猿猴投奔森林,哪还顾得上选择树木的好坏呢?李充,东晋人,幼好刑名之学,曾著《学箴》。
征北将军褚裒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任。褚裒叫他做县令,试探地问他可否?李充回答说:“~”,于是就任剡县令。
这两句可用来比喻人处逆境,困穷窘迫,无暇选样栖身之所。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基本解释: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这两句大意是:聪明伶俐有才干,志向也很高,但生于这没落的家族、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愈来愈不好。这是《红楼梦》中对探春一生的概括。
探春精明能干对于自己庶出的地位很是不平,总想攀高枝,出人头地,有一番大作为。但处于没落的贵族家庭。
4.与生命有关的诗句
愿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泰戈尔的诗句。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人间两分张---李白《白头吟》
上穷碧落下黄泉----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心. ____文天祥
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李清照写项羽的诗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却是对灵魂又一次的撞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繁 星
冰心
三
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