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作品谈谈苏轼诗的理趣
简述苏轼理趣诗的特点
苏诗中有不少理趣诗。所谓理趣诗,就是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新泥”,以蕴涵哲理的比喻表达了对人世变迁的惆怅之情;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借写景而谈处世哲理,成为理趣诗的名篇。苏诗中的“理”,不是玄思和吊诡,而是生活中随感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以新的启迪。另外,苏诗理趣诗中还有谈佛论禅之作,如《琴诗》,借咏琴而阐发禅理,别有韵味。谈空说有乃至“借禅以为诙”之作也不少。然真正富于理趣的还是诗中采集的那些生活中迸发的星火。
苏轼的诗有时能结合生活中所接触的情景,表现他对事物的新颖见解,而不失诗的趣味。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其中有一段讥讽新法之辞:“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妄上。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
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覃、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被贬
苏轼因政治上的不得意,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逐臣迁客的身份中度过的,这就常使他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想有一番作为而不能为,心系朝廷却一次次被冷落。但他无论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荒州辟壤,都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关心着朝中大事。神宗皇帝读到他写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感叹说“苏轼终究还是爱君的”。在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中,他有时也用佛道老庄的哲学来安慰自己。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无论在朝还是作地方官,都不忘记为国家、为当地百姓做好事。他虽然也镇压过武力反抗的“盗贼”,但更多的是救济灾民,关心生产民生。在治国方略上,无论是内政外交,他都能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外,他主张积极防御,反对屈辱偷安和轻开边衅。对内,他主张刷新吏治,发展生产,关注民生,反对竭泽而渔。
他在知密州时,生活很苦,他作为一州之长,公务完毕也同老百姓一样挖野菜吃。但常怀一颗忧国为民之心。主张抵抗当时夏、辽的侵袭,并做着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词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报国的一腔热忱。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进入了政治上一个失意时期,但他仍牵念着国家的安危,仍时时想着为抗击辽和西夏的侵扰立功,“臂弓弯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取可汗”,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在知登州府短短的五天里,他还亲自勘察地形,筹划抗辽的部署。
他在徐州时,派人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找到了煤,发动人们就地采煤,不仅解决了民用燃料,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还便利了冶炼,有利于制作锋利的武器,抗击夏、辽的侵扰。
哲宗亲政后,由于政见的不同,把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师又贬到了当时属于“边难险郡”的抗辽重镇――定州,他在定州仅十个月,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整饬军纪,严惩贪污盗窃,使政风肃然,军队提高了战斗力。二是增修弓箭社,搞军民联防,增强了边防武备,使辽国不敢轻动南下骚扰,有效地保卫了北部边疆的安宁。
2.谈谈苏轼诗歌的理趣
人们论诗,常说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提,而苏轼的一些绝句,确实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景,而骨子里则是谈人生哲理的。《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诗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此时的苏轼已结束因“乌台诗案”而累及的贬谪,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写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的“真面目”,但诗人在诗歌中并没有写出庐山的山形怎么样,景色又如何,而是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方面,给以抽象的描述。是艺术具象与艺术抽象这一诗化思维的完美结合——它既没有脱离“庐山”这一客体,又不是对庐山某一局部的再现,而是对庐山总体之真的艺术的、抽象的、哲理的再现。诗人是从观看庐山悟出这人生哲理的,同时又把这人生哲理通过看山的感受告诉人们,情景和哲理融成了一体;两者构成比喻,耐人寻味,诗意隽永。诗歌的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谁都能看懂。但就在这浅近的意象背后,蕴含着余味无穷的诗意,不同的人,不同的阅历,都可以得到深浅不同的启迪,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言近而意远。正如苏东坡自己所说:“美在咸酸之外”、“妙在笔画之外”,是对庐山外部的全部否定而得出庐山的“真”与“正”的。这就是苏东坡的“去假悟真”之妙。苏轼没有描写具体景色,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3.谈谈对散文的“情、理、趣”、的理解?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散文的人,很高兴和你一起交流:先说说散文的“情”,如果说议论文包括杂文,主要的写作风格是以理服人,那么我认为,散文的主要特点除了形散神不散之外,就是一个以情动人了。
生活中有一种美的普遍的表现形态常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事物的深邃美。 例如,我们在大自然中眺望着一条条逶迤的山岭绵延着伸向那迷朦的远天;观望着缓缓的大江向天外流去;仰望无垠的星空和无边的大海。
还有,在生活中我们瞧见一位白发高龄的老人,双手柱杖独立江边,凝望着眼前奔腾的流水,落叶从他身边飘去。当我们目睹在郊外的旷野上,离人在秋风中远去……。
凡在种种,它们所给予我们的感受,都不能用崇高、优美、或悲或喜等给予圆满解释。感受人的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柔和、和谐秀雅这些人们普遍认为的优美形态和形式,也不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粗犷、雄伟这类崇高的风格。
他所给我们提供的创作作品的深度和广度的空间是无限的,这就是事物本身的“深邃美”。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第二卷中认为,事物的崇高特征在于对无限的表现。
他说:“崇高一般是一种表达无限的企图,而在现象领域里又找不到恰好能表达无限的对象。”“因此,用来表现的形象就被所表现的内容消灭掉了,内容的表现同时也就是对表现的否定。
这就是崇高的特征。 ”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衡量崇高和完美,我认为也是不妥的。
而《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上卷中指出:“第一,我们觉得崇高的是事物的本身,而不是这事物所唤起的任何思想。例如,卡兹别克山的本身是雄伟的,大海的本身是雄伟的……。
第二,我们觉得崇高的东西常常决不是无限的,而是完全和无限的观念相反。 ”他的话道出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的内涵。
表现无限的观念,那是具有深度的事物方能承当的任务。而深度与崇高的结合,才是完美的。
这些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了散文情感的重要性。再说说“理”。
我们知道,大凡一篇文章,都希望被读者记住什么,或优美动人的语句,或析事明理的分析,或感人至深的故事,种种。 “理”作为散文,特别是现代散文推崇备至的追求,已经说明,散文的说理至关重要,但是这个“理”区别于议论文那种单纯的说教式说理,而是把道理融合到散文的整体中,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经意的接受到了深刻的人生启迪。
接受这些道理不生硬,不笼统,不死板,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这也正好符合的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最后说说“趣”,散文为什么被人所喜爱,就是因为其形式的灵活, 表达的随意,可读性较强。
散文的“趣”是一种写作上的风格,贯穿于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组织上,特别是语言的生动活泼,让人读起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很高兴和你一起交流,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令您满意。
4.谈谈古典诗词的哲理意蕴
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支柱,是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其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意蕴之深长、韵律之优美、文字之精妙、形式之多样、传世之久远都为世所罕见。纵观历代诗词,有的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伦理道德,有的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有的歌颂祖国山川的秀美,有的提示人生哲理,有的反映生活情趣,有的为民呐喊,有的抒发个人情怀,有的倡扬正气,讴歌真善美,有的针砭时弊,鞭笞假丑恶。
这些就是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
5.《客至》一诗中的情致理趣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舍: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2.这句说言外之意是说交游冷落,很少有客人来访,即门可罗雀之意。
3.缘:因为。蓬门,即柴门。
4.飧:熟食、菜肴。兼味,各种味道的菜食。
5.旧醅:醅是未经过滤的酒。旧醅,隔年的酒。
6.这二句说,如果客人愿意的话,就把邻居老翁喊过来一起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诗题下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就是来访。崔明府的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这首诗就是写杜甫接待客人的欢乐场景。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不过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它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不同。
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6.苏轼散文直抒性灵和理趣性特点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
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
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着,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
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文与可篔鳝谷偃竹记》等。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
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
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苏文、苏词等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7.我们的语文作业:1、分析《临江仙》的理趣特点 2.《北方》这首的感
1上阙表现词人醉饮的豪兴、醉酒的程度,传神的画出他醉眼朦胧的神态。下阙转入对身世的感叹。“长恨”二句情理交融,表达人在宦海浮沉,追名逐利,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甚至丧失了自我本性。于是为美酒和大自然而深深陶醉的作者,不由得生起超然远举的念头,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将个体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这是一首重在理趣的词作。此词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理趣盎然。这种理趣,不在于理的高深,而在于趣的点化。所谓“趣”,就是以超然而幽默的眼光观照人生,观照自我。非凡是“小舟从此逝”两句,以想象中的行为的放纵旷达,表现心灵的自由解放。诗人面对苦难的那一份潇洒和幽默,跃然笔端。此外,这种以哲理入词、以古语入词的手法,也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的。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感觉化的画面感,自由诗体的特点,是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