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名篇+赏析25首
(一)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
(二)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透露出他内心多少凄楚和无奈!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在这里发出的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
“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三)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赏析 上阕从惜花写起,"林花"句纯任写实,"谢了"二字,语似平淡,实显沉痛,盖事实既成,无可挽回也。"太匆匆"溢出深深惋惜之意。
惋惜什么呢?林花?岁月?人生?美好而不可长存的一切?"无奈"句既续足惋惜之意,又交待林花凋谢的原因:这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残,花何以堪?人何以堪? "无奈"二字尽显爱花惜花而无力护花之意。这是明写花而暗写人的暗喻笔法(暗喻:既只有喻体而无本体)。
下阕明写人事。"胭脂泪"与上片林花春红照应,盖由杜甫"林花著雨胭脂湿"(《曲江对雨》)化来。
结句以水喻恨,关合一个"长"字。 (四)如梦令1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五)如梦令2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此词表现了作者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浓睡醒 来,宿醉未消,就担心地询问经过一宵风雨,李清照此词或许胎息于韩诗,但结句以对话出之,委曲精工,更胜韩作。
因此李清照以海棠入词,并对它至为关切,当非偶然。 (六)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 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
2.意境最美的诗句唯美的诗句赏析
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居里夫人
热爱祖国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居里夫人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
道德修养·人生·孔子·道德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曹雪芹
红楼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励志·古代·志向·生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国学·霸气·古人·古代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曹植
古风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
——屈原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国学·暗恋·伤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
桃花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王勃
心灵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王勃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王勃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刘禹锡
伤感·孤独·古风·忧伤
襟上兰花气息,绕到梦魂深处。
——冰心
冰心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朱德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
理想·梦想·古风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柳永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古代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
爱情·浪漫·伤感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
国学·古代·高考·励志
月光你能否将我的梦魂带去,放在离她三五尺的玉兰花枝上。
——徐志摩
徐志摩·爱情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古人·积极向上·文言·励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哲理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
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李白
冬天·励志·赞美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
镤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孟郊
中国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卢照邻
抒情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姚燮
思乡
兰亭花无序,此后莫相离。
——王羲之
古风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白
李白·好听·古代
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余华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
古典·伤感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也生。
——林清玄
林清玄
只见ac米兰的巴蒂斯图塔突破马尔蒂尼,一脚凌空抽射,被裁判扑了出来。
——韩乔生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刘禹锡
春天·抒情
3.描写意境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屈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
4.古诗名句,带有赏析的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二句脱胎于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若比邻”句,却又与之有所不同。本句主要强调友人之间重在知心,即使远隔天涯,也会犹如近邻一般。诗句气势浑雄,豁达豪放,感情积极向上,令人振奋。它一扫送别诗篇黯然销魂之境,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名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此二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它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天将明未明之际,江面上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而今,这两句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跨入旧年,将赶走严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规律。诗句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在感染读者的同时又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之塞上》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超凡的艺术思维。塞外荒漠,无边无际,以致烽火台升起的一股浓烟就格外的引人注目;九曲黄河,横亘大漠,红通通的落日挂在长河之上显得又大又圆。这里一“直”一“圆”,颇有意味:“直”字表现出孤烟的强劲、挺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易引人伤感,一个“圆”字,却又带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诗人以粗犷雄健的线条勾勒出塞外独特壮美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深远。难怪清人王国维曾称赞其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此二句主要是写离乱之感。春天的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是想到国破的时事,想到离别的悲哀,花也仿佛为之“溅泪”,鸟也似乎为之“惊心”,自己更是伤怀落泪了。这里作者运用移觉的手法,触景生情,然后又移情于花鸟,使得诗中表达的情感与眼前之景交融起来,真正达到令人悲痛欲绝的境界。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景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赞颂的对象,历史上也流传下来许多写雪的名句,而此二句则堪称是写雪名句当中的名句。诗人用盛开的梨花来比喻满树的雪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北国冰雪风光图画。一个“忽”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荒凉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早起赏雪的诗人仿佛置身于梨花盛开的江南一样愉悦、惊喜!这两句诗想象神奇,情感起伏跌宕,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与想象。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这是描绘早春的一个写景名句。一场细雨洒过长安,街道上就像被酥油滋润过一般;远看草色青青,走到近处却看不出什么颜色了。第一句妙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朦胧、街道润泽的情态;第二句仿佛让人看到细雨飘过的田野上,草芽初现浅淡的青青之色,带了了早春的气息。诗人观察入微,感受细腻,角度新奇,令人叹为观止。
5.要十首古诗,加赏析
一.长歌行(节录)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
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
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
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译】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赏析】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
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二、七步诗曹植(三国·魏)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简析】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三.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简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四.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
6.适合鉴赏的古诗,有内涵,有故事,有意境的古诗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惟悴。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我比较喜欢这两首诗,其实还有很多,打字太慢了,希望你也会喜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