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赣州市章贡区有关的古诗词(历史名人赞叹赣州的古诗有哪些?)

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1960

1.历史名人赞叹赣州的古诗有哪些?

1、苏轼:宋《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

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

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

2、文天祥:宋《郁孤台》

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3、辛弃疾: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5、文天祥:宋《皂盖楼》

一水楼台绕,半空图画开。

蜿蜒行薜荔,雀影上莓苔。

碧绿人千古,青山酒一樽。

晚烟看不尽,待月却归来。

2.章贡区田螺岭古诗句

田螺岭位于赣州城区北部,南接西津路中段,向北折东接建国路北段之西侧,略呈2113“厂”字形。

长360米,宽1.1至3.5米,属居民区。巷道5261两端地势低,成斜坡状。

据明嘉靖《4102赣州府志》、清同治《赣州府志》记载:原名王将庙巷,王将庙巷以庙得名。清末始以岭得名。

此岭还有一雅名叫贺兰1653山。 贺兰之巅,建有郁孤台,雄踞山顶,比街市地面高30多米,台分三层,四周有围廓,檐角高内挑,铜铃丁当,台高17米,登临三楼可俯视全城,远眺玉容岩、白塔、马祖岩,朝下可望章贡二水汇合的浩荡江面。

赣州市,古诗词,章贡区

3.赞美赣州名胜古迹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赣州八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贪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踏文峰 苏轼:《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

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

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

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 文天祥:《郁孤台》: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求 一篇赞美赣州的诗歌

风流赣州

这边成名天下扬

苏东坡十八滩激扬文字

辛弃疾郁孤台上留绝唱

蒋经国虎岗操练治国

毛泽东叶坪村指点江山

一方水土

举国惊叹

沙洲坝上掘井

滋润江北江南

于都码头摆渡

江河失色呀山岳张惶

八境台上煮酒

千秋风云付笑谈

登高慈云塔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试问今朝风流谁能占

还数赣南

放眼城墙内外

从头细数是辉煌

雄关漫道几何

城南登机日行万水千山

群山逶迤暂且算粒算珠

京九线信手一串成点妆

十八滩途自有另一番风流情度

镜新农村竞秀映桔绿橙黄

且看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

七首入选的2008奥运歌曲*

赣州一人两首当仁不让

且小心其貌不扬的赣州钨

指缝里漏一线

大江南北从此灯火谰珊

极目三万九千平方公里

岂止风景这边独好

赣龙铁路赣粤高速添双浆

三百山的千年欲望飞流直下

大庾岭的万古风情势不可挡

潋江赤着脚板夺路而来

陡水裸了双腿你追我赶

簇涌揽古今于一怀的赣州

汇一曲澎湃 聚一方礼赞

鼓角万里 风雷激荡

接力长珠闽 奔向东方

赣州 赣州

一呼百应

一日千里

一路平安

5.描写“赣南脐橙”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赣南脐橙”的诗句: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唐.孟郊《送淡公》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宋.苏轼《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宋 .刘子翚《橙子四首》其一橙虀细缕风韵胜,我不痛饮那知音。如金丸走衾枕,三月梦游檐卜林。

宋 .孔武仲《橙子》秋露凝浆细,朝阳入色深。冰虀不须捣,恐碎褭蹄金。

上述诗句释义:劝客人品尝的,是驼蹄羹汤,香橙、金橘,都来自遥远的南方橙橘金黄,竹蕉翠绿西风刚刚吹起的时候,十分凉爽,看见新鲜的橙子透着香气,很是快乐。橙子的香气缕缕飘来风韵十足,我怎能不畅快饮几杯,就像金丸走衾枕,三月里梦里游玩檐卜林。

秋天的露水凝结浆水,朝阳的色彩很是浓厚,不要去捣碎冰虀了,我害怕碎了褭蹄金。

6.我爱新赣州诗歌 急啊啊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从小以来,“中国”这个字眼在我心中已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望着绘满群山大河的地球仪,祖国那气势磅礴的高山峻岭,那蜿蜒曲折的长江黄河,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记得小时候,妈妈指着几面国旗问我:你最爱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当然是中国的五星红旗了!妈妈又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中国的红旗最鲜艳,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身上流淌着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因为我是炎黄的子孙。”

千百年来我的祖国饱经风霜,历尽风雨。今天,在世界的地平线上终于迈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如今的中国,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如今的中国,拥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创造着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伟绩。你看,神州五号、神州七号一飞冲天;嫦娥一号邀游月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都在向世界昭示:中国正在与世界接轨,正在与时俱进,正在飞速发展。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怎能不骄傲自豪?

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赣州。有许多客商独具慧眼,选择了赣州这片风景秀丽的土地,在这里投资开发,创办实业。请看美丽如画的工业园内,一座座花园式的厂房拔地而起,服装厂的一批批订单远走重洋,电子厂里各种产品满目琳琅, 食品厂里正送出香甜的芬芳,纺织厂的姑娘正伸着臂膀,在朵朵洁白里遐想;板材厂的板材正被大车小车运往四面八方,20多家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5000多名员工不再他乡流浪,工业总产值逾超过一亿,年创利税可达2500多万,这一连串的数字,在谁的笑容里低吟浅唱,这一连串的数字,让多少赣州人把头颅高昂!赣州人,跃上潮头把改革的风帆高扬,一路把胜利的凯歌放声高唱!

家乡的人民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不忘保护自然、亲近自然。“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看,那郁郁葱葱的山林,那清澈见底的溪水,在晨雾的缭绕下,犹如仙境一般,如诗如画。家乡的白云山、铜山,是有名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山上有看不完的奇花异草,有数不尽的珍稀动植物,风景秀丽,美不胜收,是盛夏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通天岩人文景观最为丰富,这里奇峰林立、山势峥嵘尽显山的雄浑,铜山湖碧波荡漾,像是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尽显水的妩媚。闲暇的时候,乘着游船游览,顿觉心清气爽,不仅可以领略两岸的动人景色,到湖心岛喝鲜鱼汤,还可以欣赏美妙自然的民歌,感受家乡人民热情淳朴的民风,令人不禁会沉醉于陆游的“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意境之中。这些宜人的自然风景不就是大自然对家乡人民的回报吗?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风景秀丽,爱她物产丰富,爱她流水清清,爱她瓢梨飘香。我的家乡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乘着合作交流的东风,飞向世界,飞向未来。

啊,赣州,我可爱的家乡,你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哺育着我们生生不息!你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代代魂灵!让我们为你梳妆,为你歌唱。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祖国的明天会更辉煌!

7.有关赣州郁孤台的历史遗址来历介绍,发展变化过程,有关的历史人

来历: 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创建年代史籍未祥,但距今最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朝廷贬谪到岭南的惠州,在赣州逗留期间,游览郁孤台,身临“掰开章贡江流去,分得崆峒山色来”之景,诗兴大发,写下 过虔州登郁孤台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任职赣州期间,文天祥登临郁孤台,忧国忧民之情涌上心头,遂吟成《郁孤台》一诗:城廓春声阔,楼台昼影迟。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倚栏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在题咏郁孤台的众多诗词中,尤以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传诵千古。辛弃疾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同年写下这首“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的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游览郁孤台并留有诗作的,有宋代的“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江湖诗派刘克庄、戴复古,宫廷诗人康与之,明代诗人刘崧、李梦阳、谢榛,哲学家王阳明,戏剧大师汤显祖,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朱彝尊等。

1965年6月,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登台游览,反辛词意留词一首,为郁孤台增添了新的意境:郁孤台下三江水,人民血汗非清泪。遍地尽杉松,泱泱绿化风。十年树木计,前景在眉睫。决战胜天公,江流不再红。

与赣州市章贡区有关的古诗词

  • 登龙门

    黄河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古代传说,每年春末数千尾鲤鱼集于此,争登龙门。能跃登者不过七十二尾。登龙门后,鲤即化为龙,故禹门亦称为龙门。 《后汉书 · 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朝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科举时代凡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也叫登龙门。《封氏闻见记》卷二“贡举”:“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典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

  • 金龟换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初至京师长安,宿于旅邸。诗人贺知章虽对李白慕名已久,但未曾谋面,闻李白来京,亟往拜访。李白出门迎客,两人相携入屋,纵论古今,一见如故。李白出示诗作《蜀道难》、《乌夜啼》。贺知章赞赏备至,称李白为谪仙人。仓卒间未携钱帛,当场解下身上所佩金龟,交酒家沽酒与李白对酌,尽欢散。